4月16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《关于开展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运行常态化检查的通知》安排,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。会议由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石裕东主持,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落实、教学能力提升及教学管理建议等议题展开。

座谈会上,来自不同年龄段和课程背景的十五位教师代表积极发言,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。教授孙耀胜凭借其丰富的督导经验,率先分享了教学能力提升的三个重要方面,引发大家思考。李睿、邢起龙、蒋满娟三位老师则一致认为,理解、关爱和信任学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,这些因素不仅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,也是推动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提升的重要动力。60后教师代表、副教授陈玉梅回顾了自己从事思政课教学的初心,强调了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重要性。70后教师代表、副教授林凇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和学生实际情况,提出了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四大挑战,引发了与会教师们的思考。80后教师代表姚晓强分享了他本人使用AI工具的教学体验,表达了对数智化教学改革的期待,呼吁学院组织更具针对性的培训,快速提升教师们在数智化教学方面的能力和水平。90后教师代表就课堂管理的松紧平衡把控、授课重难点精准把握、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踊跃发言,探讨解决办法。
石裕东现场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,还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。他表示,学院将针对此次座谈会提出的问题清单进行专项整改,重点加强集体备课制度,开展学术交流和师资培训,以全面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。